收藏簡介
京都大學綜合博物館・地理資料部門收藏有38件貼著“中國農村生活模型”標簽的藏品。其中的33件木偶由京都帝國大學文科大學地理學講座於1913年購得,這些木雕模型生動地展現了清末時期民間的生活習俗及農活場景。大部分模型的大小都為實際尺寸的20分之1,但也有尺寸略微偏大的作品。同時,它們所使用的木材亦不盡相同。表現農活或買賣等生活場景的作品中,有的是人與器具的組合,有的則只有器具。從十分精巧到相對樸素,木雕的手藝和技巧也各式各樣。此外,還有3件穿著用布和串珠製成的服飾的戲劇人偶,以及2件陶製的住宅模型。2020年春,本數字檔案公開提供了上述38件作品的所有資料。
2019年上學期田中開設了一門ILAS研討課“地志學入門—從與民族資料的接觸中學習”,與參加這門課程的7位同學合作進行的調查是創建此數字檔案的一個契機。而另一個契機是中國籍學者尹波濤老師提供的幫助,尹老師受邀於2019年3月開始在地理學專業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學術交流。感謝尹老師共同推進這項調查,以及为此提供的關於中國文化、民俗的重要信息和寶貴意見。借助共同調查我們收穫了一項大的發現,那就是這些木偶大多與上海土山灣孤兒院製作的作品非常相似。雖然地理學研究室的教研器材登記表上寫的是“満洲木彫人形〔滿洲木雕人偶〕”,但作品中出現的有些形象比如龍骨水車以及小商販的籃子裡裝的魚和筍等,在北方並不易見到。若這些木偶製作於上海,那我們就很好理解了,它們所表現的應該是長江入海口周邊地區的文化。但是,上文提到過木偶的大小、材料、手藝等情況不一,因此目前無法斷定是否所有作品都出自同一作坊。
上海的土山灣孤兒院由耶穌會的法國傳教士鄂爾璧(Joseph Gonnet)於1864年所建。直到1960年前後被關閉為止,除了教育之外,孤兒院還會在並設的工藝院裡教孤兒們西洋畫以及木雕、金工、印刷等技術。孤兒們製作的工藝品除了用在教會中,其他大多都賣給了外國人(中尾2017:7)。土山灣孤兒院現作為土山灣博物館對外開放。但現在的土山灣博物館中并没有土山灣孤兒院當時製作的民俗木雕人偶的藏品,確認集中保管有此類藏品的只有法國和日本。“Shanghai: scènes de la vie en Chine: les figurines de bois de T'ou-Sè-Wè” (2014)中介紹了法國海軍中將Jules le Bigot在1938年購入的109件人偶。同書還給每一份資料都配上了相關的當地民俗文化照片。另外,天理參考館收藏有天理教第二代真柱中山正善於土山灣孤兒院購買的108件作品。Bigot和中山的所購都是一套的人偶,被收藏在一個大木箱中。此外,已知的還有東京的人偶老字號“吉德”的吉德資料室收藏的10餘件同類人偶,皆為1933年吉德的第十代當家山田德兵衛在滿州所購(龍野市立歷史文化資料館2003:62-63)。京都大學所藏的木雕人偶的數量並不算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們的購買時間比上述這些現存藏品的要早了將近20年。
木雕民俗模型以外的作品中,有3件身著布裳的人偶,皆為中國傳統戲劇演員的裝扮。與此同類的戲劇人偶,吉德資料室亦有收藏(龍野市立歷史文化資料館2003:60)。而陶製的建築模型中,一件為屋形明器(陪葬品),另一件為由圍牆和數棟建築構成的住宅模型。上述任何一件都沒有相關的購買紀錄或獲取途徑及時間的記載。
此數字檔案介紹的中國民俗人偶作為資料的有趣之處,最主要的就是這些製作精巧的立體模型生動地展現了清朝末期中國的生活文化。在這些作品中,農具、紡織工具和家禽的造型都配合了作品中人的動作。人們是如何使用工具的,家禽是如何被飼養的,都可以通過這些作品得到很好的了解。地理學講座以40圓60錢的高價購入這33件“中國農村生活模型”,想必是為了用作學習地方習俗及文化的實體教材。
“中國農村生活模型”的另一個有趣之處則在其命名。用恰當的語言描述出某一生活場景並非易事。即使是類似的場景也會因資料出處的不同而擁有不同的名稱。理由有很多,比如說關註點不同——農具、勞動者、亦或是勞動本身,命名也會不同。再比如,命名的人的文化經驗和知識水平以及個人觀念等都會對所取的名稱產生影響。“這叫什麼”,這個問題不僅關係到對文化的理解和誤解,同時還能反映出命名之人是如何捕捉所表現之物的本質的。此數字檔案中並沒有替各項資料決定名稱,希望各位讀者可以借此機會體驗思考“此為何物”的樂趣。
最先著手整理地理學研究室收集的包括“中國農村生活模型”在內的民族資料的是端信行先生(國立民族博物館名譽教授)。如果沒有端教授的幫助,這些資料就不會有順序編號,就更不會有這次的調查研究了。協助調查的有吉田大地、池山航一郎、小森大暉、齋藤彩笑、關美乃、松尾潤、石山紀緒美(參加ILAS研討課的大一學生)、中尾德仁(天理參考館)、石塚友(吉德資料室)、宇佐美文理與木津祐子(文學研究科),以及谷井陽子(天理大學)。製作本檔案中的三維立體模型的是星田侑久(NPO OpenConcierge)、夏目宗幸(人類與環境研究所、博士後期課程)、淺野悟史(地球環境學堂)。因為他們的努力,才建成了這個可以展示“中國農村模型”立體特徵的數字檔案。在此向各位表示真誠的感謝。
願這批藏品的資料可以得到廣泛利用,並能夠有助於教育和研究。若本檔案存在遺漏和錯誤,望各位讀者指正。
2020年3月
田中 和子
(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地理學專業)
尹 波涛
(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
(翻訳 黃沈黙:文學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
引用文獻:
- Christian Henriot, Ivan Macaux. 2014. Shanghai: scènes de la vie en Chine: les figurines de bois de T'ou-Sè-Wè.(安克強, 伊望 2014.《中國民間生活:上海土山灣孤兒院人物木刻》.) Equateurs.
- 中尾德仁 2017. 《製作於上海徐家匯的黃楊木雕民俗人偶》.天理參考館報、30:5-12. (原文為日文)
- 龍野市立歷史文化資料館 2003. 《中國東北地區的玩具》(龍野市立歷史文化資料館圖錄30). (原文為日文)